的田地和劳动力参股,集中经营。
这甘蔗种植活儿可不少,一户两户的单打独斗,根本干不过来,从种甘蔗,田里养护,分苗。
到四个多月时,甘蔗苗长到一人多高,还得用甘蔗叶捆扎,搭架子,再到成熟时收割。都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
仅运输这一项,就不是一家一户能够完成的事儿。
所以,这些华人种植户们自发的将田地拿出来,合并成立甘蔗种植园。
田亩折算成股,牛马牲口大车折算成股,成年男人壮劳力也折算成一股,女人和半大孩子折算成半股。
在政府那里注册后,这么一个种植园就算成立了。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东港这边乡镇的华人村民很抱团,也很齐心,种植园就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养点鸡,养点鸭,养点猪牛羊啥的,顶多算是副业,手里多一些活钱使。
至于村里那些不愿意参加种植园的农户,大多在自家的田里种植稻米。
在缴纳完每季的税收后,除开自家吃用,多余的还可以卖给种植园。
这些参与种植园的农户吃粮食,都是由种植园出面,统一在村里或者邻村购买,按照每家的人口发放。
这些粮食钱,从每个种植户的分红中扣除,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
在东港几天时间里
楚王郑国辉的车队跑遍了周边的六个县,总体感觉靠近东港的县富裕街,偏远的县贫穷些。
如今的东港府,每个县都有厂,能够就近收购,加工甘蔗,利用内河水路运输到东港码头。
从这里装上大型海轮,启航驶向遥远的北美和欧洲市场。
虽然每个县有差异,可总体来看还不错。
只要不懒惰,这里的华人村民大都能够吃得饱,树上的果子,水里的鱼,家里养的家禽家畜,怎么都能混个肚子圆。
这就是热带地区的好处,地里不管种什么,绿叶蔬菜基本上是一个月一茬,粮食一年三熟,种几棵果树尽够自家吃了。
除了城里,热带水果这玩意儿也没人买,以后家家户户都有。
生活安逸轻松,没什么太大压力。
闲暇时,待家里没事儿,可不就使劲造娃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