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降令奖谕百官归位莅事,并宣布马顺罪应论死,不再追究百官殴杀马顺之事。形势由此稳定。
从此,左顺门成为毙奸不究之地。
嘉靖三年,大礼议事件发展至结末前的最高潮,以杨廷和之子杨慎为首的一干官员决意于左顺门殴杀鼎力支持世宗皇帝朱厚熜的张璁和桂萼。殴杀行动虽然无果,但发展为包括六部、一院、一司、一寺共二十三员,翰林二十人,给事中二十一人,御史三十人等,共二百二十多名朝廷官员聚哭于左顺门妄行逼宫之事。
“韩阁老。今时不同往日了,皇上天年正壮,这朝廷也不是某些人的一言堂!”沈就差没指着韩爌的鼻子骂他是杨廷和了。
“你敢不敢再说一遍!”韩爌撸起袖子准备动手。
“我再说十遍又怎么样?”沈不甘示弱。在他看来,无论邹元标是不是因为受不住锦衣卫的拷打而自尽,他的死本身就是在搅浑水。给因为触怒了龙颜而陷于被动的东林党以喘息之机。
东林党的言官们群情激愤是必然的,这群年轻人总是热血上头。可东林党也不只有年轻人,一旦韩爌、刘一燝这样的领袖出面安抚,按住言官。东林党就能利用皇上可能的同情借坡下驴、将事态平息。现在沈想做的,一是将东林言官们可能的行动定义为逼宫,二是激怒韩、刘二人,让内阁乱起来,无法在言官们真的群聚之时,形成统一的声音出面安抚。
只要让事态进一步恶化,邹元标之死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能被抵消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