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杀人的好地方。尤其是在这种时候。”
“有没有可能是上刑过重,邹尔瞻受不住了。”史继偕思考说。“他毕竟这么大的岁数了。”
“有。但这和自杀没有太大的区别。”仍旧坐着的方从哲抬起头,眼神里看没有太多的悲喜,只有一些若隐若现的凄凄。
“这是什么意思?”沈几乎只在方从哲开口时才接话。
“无论是拷打致死还是自尽,都说明邹尔瞻没交代出镇抚司想要的东西。”方从哲叹了口气。“如果他主动交代了,不会被拷打,更不会自尽。说不定镇抚司还会好酒好肉地招待他。”
“如果真是自尽,那多半是因为邹尔瞻不想招,又觉得自己快扛不住了吧。”刘一燝少有的和方从哲产生了共鸣。“诏狱的酷刑,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他们为了不让犯人死,甚至还专门备着郎中。”
“首辅。我们要怎么做?”叶向高看向方从哲,问道。
“首辅大人。我觉得内阁还是先搞清楚宫里是什么意思再做决断吧。”沈在方从哲开口之前抢断对话。他并不关心邹元标这位敌党领袖的死活,他只怕打击东林党的计划会因此而生变。“邹大人这一死,事情就变得很麻烦了。”
韩爌的怒血一下子从心尖涌至头皮。他冲到沈面前,厉问道:“你说什么!”
“哼。我说什么,你自己心里清楚得很。”沈针锋相对地说道:“东林党妄行逼宫,触怒圣上。现在魁首下狱,却立死于囚牢。自尽,邹寺卿还真是伟大啊!我不用深想就能知道,消息一传出去,这‘左顺门’外就会跪满要求惩治锦衣卫的东林言官!”
左顺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位于文华殿以西,是由午门进入内阁的必经之地。嘉靖三十六年四月,紫禁城三大殿因遭雷击而起火,火烟延烧至左顺门、右顺门。翌年,二门重建。嘉靖四十一年九月,左顺门更名为会极门,右顺门更名为归极门。也就是说,目前紫禁城内是没有“左顺门”的。
沈之所以不提会极门,而是用重音强调已经不存在的“左顺门”。是为了提前给接下来很可能发生的事情定性。将之与“大礼议”相提并论。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入北京后,引爆了“左顺门事件”。王振的余党,锦衣卫指挥同知马顺,在左顺门附近被王竑等大臣打死,紧接着大臣们又将王振的余党,宦官毛贵、王长等乱拳打死,悬尸于东安门外。
监国的郕王朱祁钰惊慌失措,想要逃走,被于谦拦住,请其宣布马顺等人论罪当死,参与殴杀的众大臣无罪。朱祁钰深纳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