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忆起与之相关的事迹。“他也在北京吗?”
“回皇上的话。邓玉函得命留守南京,因而并未随使团一同北上。然邓玉函感念皇上特召之恩,故托付使团将此物一同献上。”汤若望回答道。
“此物来历为何,真可望远观天吗?”朱常洛继续提问。
“此物乃神圣罗马帝国,佛罗伦萨公国,比萨地方,一个名叫galileogalilei的教士发明的。galileo是邓玉函的好友。邓玉函来华时,galileo特将其亲手制造的‘观天远镜’赠与他留作纪念。现在邓玉函借献佛将此物献与皇上。至于能否观天,圣上一试便知,臣等安敢欺君。”
“galileo伽利略!”“圣上知道他!?”汤若望猛然一惊,因为皇上的表情完美地诠释了“恍然大悟”这个成语。
“不知道。朕只觉得这么通译会比较好。”朱常洛随手抽出一张白纸,并在纸上手书了三个漂亮的楷体字,然后让侍立在侧的魏朝将纸送到汤若望手上。
“圣上字译皆妙!”汤若望将纸捧在手心,求道:“敢请圣上将此手书赐予臣。”
“三个字而已。”朱常洛轻笑一声,然后说:“你、邓玉函以及伽利略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人。他为什么不来大明呢?”
“伽利略虽然也是教徒,但并未加入耶稣会。而且比起教徒,他更像一个激进的先知。我等筹谋来大明之时,伽利略正踏上去罗马城的道路。”为了防止皇上被绕进去,汤若望特地解释道:“罗马城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它在帝国以南的意大利或者说亚平宁半岛。”
“哦。”皇上对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城的关系显然没有太大的兴趣。
比起神罗与罗的纠葛,朱常洛更好奇伽利略为什么要赴罗:“他去罗马干什么?”
“伽利略具体要干什么,臣不甚了了。大概是为了copernicus的学说。臣记得,1616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四年末,罗马教廷内,反copernicus太阳中心论的学派占据了舆论的主流,似有禁绝copernicus的呼声。而伽利略是copernicus最忠实的拥趸。”汤若望不知道皇上为何有此一问,但还是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和盘托出。
在进宫的三个传教士中,他是唯一一个把徐光启的嘱咐贯彻落实的人。
“原来如此。”朱常洛哑然一笑,不住点头。“你让朕很满意,朕给你个官儿做吧。”
汤若望先是一惊,后是一愣,等反应过来之后,狂喜的情绪立刻占据了他的心灵。他站起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