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审结与预算
“给何少保备轿!快。”张问达也认可这个台阶。
见此情景,徐光启也没了再出风头拢人心的意思。他挪了挪屁股,什么话也没说,就好像他从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三法司公开会审之后,案子就算是定了,人犯关押在哪儿只是意气之争。没人会想着翻案找不自在,问题只在于案子主谋赵南星会不会也接受公审。
言官群体势必要求公审,但宫里肯定不会同意,因为这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徐光启唯一害怕的事情,是宫里抓了赵南星之后,图省事儿直接给他安排个“畏罪自杀”。在改制事定,以及孙如游“认罪伏法”的情况下,白身赵南星“畏罪自杀”,不会掀起太大的波澜,至少比不上邹元标之死。
都察院和另外两法司一起,位于阜财坊中部,最近的面圣路线当然是向东直穿西长安街,走长安右门入皇城凸角,然后再走承天门、端门、午门的南门路线进入紫禁城。如果按何宗彦的脚力,这段路走下来差不多得掉五刻钟。但都察院派了最快的轿夫,只用了一刻钟多一点儿,就颠簸着把何宗彦带到了长安右门口。
虽然是皇帝的授业恩师,但何宗彦尚未得到“紫禁城坐轿”的恩典,因此剩下的路还得老头儿自己跋涉。
当何宗彦通过熟悉的步道进入紫禁城的时候,他的心底竟然升起了沧海桑田、恍若隔世的微妙感。何宗彦轻笑摇头:明明只离开了一年多,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进入乾清宫南书房的时候,何宗彦得到了答案。原来是因为自己的学生,父死子继做了皇帝。
“臣何宗彦,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同于上次见到朱常洛,这次,何宗彦行的是五拜三叩首的君臣大礼,而非减一等且不磕头的四拜礼。
朱常洛坐受,直到何宗彦磕完最后一拜的三个头。他才站起身,迎上去摆出亲切表情,将何宗彦扶起:“何师傅,请起。”
等何宗彦站起身,朱常洛又后退一步带着东宫侍读王安,躬身行学生见师长的拜礼。“见过何师傅。”
看见皇帝仍旧像从前那样以师礼待己的时候,何宗彦的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勾出了一个老怀大慰的弧度。他竭力控制自己的表情,但越是控制,眼眶就越是泛酸。
“何师傅。请坐。”行完礼后,王安照常给何宗彦端来一个木墩子。
“多谢皇上赐座。”何宗彦先谢皇上,再谢王安。“也谢掌印太监。”即使面对身为宦官的王安,何宗彦也从不摆谱。有教无类,都是学生。
几句寒暄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