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看到你去摸炭灰了。”张问达说道。
“是的。”刑部的仵作转头面向张问达,说道:“炭已烧净,灰无余温,仍旧蓬松。综合灰量,小人判断,最后一次上炭的时间在一天之前,但不超过三天。”
“大人们还有什么想问的吗?”魏朝板着脸,看不出任何悲喜,语气也充满了公事公办意味。
来这儿的绝大多数人对验尸一窍不通,就算法司堂官不提问他们也没有问题,所谓的“做个见证”,其实也就是杵在这儿当个背景板。而包括刘一燝、徐光启在内的知情者都不希望真相曝光,所以也微微地摇头。
“事实已经查实,可以把犯人关回去了。”魏忠贤对孙云鹤说。
“是。”孙云鹤应诺,然后指挥着兵丁把一言未发的言官们给带走了。
“既然大人们都没有问题,那我就先定个结论吧,毕竟主子万岁爷那边儿还等着咱们汇报呢。”言官们被带离后,魏朝又开口说话,还是那副商量的口吻。“如果大家对我下的结论有异议,咱们可以再商量。”
魏朝谦和的态度赢得了众人的好感,因此这回也没有人反对。
“咳。”魏朝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说道:“北镇抚司以为好酒好肉地招待着,就会不发生邹元标那样的事情。但犯人却还是在接到了旨意之后,因为畏惧公开受审而选择了自杀。以此为据,司礼监请求严办负责看护犯人的掌刑副千户许显纯,并对牵涉其中的其他人员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诸位大人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就这么得出结论其实是非常武断的,因为仵作的尸检只能说明一部分残缺的事实。要弄清真相,至少还应该把许显纯和负责守卫戊字牢的兵丁拉出来过审。但这个问题本身不单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在以“赵南星受审可能会扩大株连”为大前提,以及以“魏朝主动提出严办许显纯”为小前提的情况下。提出反对意见是要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的。
因为一旦反对就很有可能被有心人解读成党同伐异或者包庇。所以除了极少数只认死理儿的言官,没人会愿意冒这个风险。
可即便如此,官员们还是不愿意主动发表赞成意见的,只默默站在那儿。唯有西厂外稽司司长王承恩,和南镇抚司指挥佥事孙光先主动出来附和。
“魏祖宗所言极是。”王承恩说。
“北镇抚司一再失职,实无再行宽宥之理,就按秉笔太监的意思办吧。”孙光先说。
“北镇抚司的事儿和原案的事儿得分开来讲。”这时候,魏忠贤跳出来唱白脸,补上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