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之声平息,朱常洛转身走到丹墀正中,面朝皇极殿撩袍下跪,百官亦陪跪。
朱常洛以天子之身,向高天行三跪九叩大礼。百官亦陪行,但整个殿前广场只有一个人的声音:
“太祖受命上天,肇兴皇业。成祖中兴宗社,再奠寰区。圣德神功,咸配天地!朕崇敬二祖,永惟一心。今皇业有倾,寰区颓靡。祈天赐弘德,光兴大明,国泰民安!”
礼成后,朱常洛起身后转,又回到丹陛前面对诸臣工。这时,陪跪着的百官已经站了起来。
“跪!”礼部尚书兼鸿胪寺卿徐光启高声疾呼。
“跪!”这一指令被大汉将军们层层传下。
“新年吉祥!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中外、内外、文武,在京百官齐拜皇帝,山呼万岁。
“新年吉祥!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几乎同时,北京以外,全国各大衙门的官员及各地的藩王身着官服,在所属衙门正堂,遥向天子拜贺,行“望阙遥贺”之礼。
“礼成!奏乐!”
明代礼仪繁多,而且行不同的礼需要着不同的冠服,在分祀天地时,往往一日数易其服,但正旦拜天并接受百官朝贺时,就只需要行这一次礼,也不用换衣服。
在京以及地方的官员们在朝贺或望阙的礼拜结束并回去之后,彼此之间也相互往来,遵循着尊卑的原则,行“拜年”之礼。比如学生拜师长则跪拜祝贺,师长回拜就只需要作揖祝贺,而没有师生之谊的官员之间互拜通常是相互作揖。
“拜年”之礼结束后,百官鱼贯离开。回去串户拜年,并组织并参加“跌千金”“饮椒、柏酒”“吃饺子”等习俗活动。有时,会在饺子之类的扁食里面,包上银钱,如果有幸吃到,则预示着来年将会大吉大利。正旦礼后,宫中会赏赐主要由柿饼、荔枝、圆眼、栗子、熟枣等制成的“百事大吉盒儿”给宦官、宫女们吃,以体现皇帝对奴婢们的关爱。
民间的活动倒是没有“皇帝拜天,百官拜天子”这么复杂。但无论如何,“拜年”这个繁琐的活动本身是少不了的。有时,民人因为四处拜年,分身乏术,于是在一些不必亲自登门的地方便改用名帖投贺。明代中后期,“名帖贺年”之风遍及全国的各大城镇,所以很多人都会在门上挂一个红纸袋,纸袋上面写着主人的姓氏,名为“门簿”,以便接纳名帖。
——————
当陆文昭离开紫禁城回到自己位于阜财坊的家时,正妻海柔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和丈夫一起,回去给老爹海镇涛拜年了。
“夫君!”海柔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