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御临张府
父皇惩戒西李娘娘之后,朱由校时常在想,当初要是能鼓起勇气恳求父皇去看母亲一眼,或许母亲也就不会郁郁而终了。这样的情绪在父皇将曾经最不受宠的东李娘娘从景阳宫接到乾清宫之后达到了一个高峰,几乎要转变为自我怀疑乃至自责了。
因此,在部分了解张诗芮的现状之后,他立刻就联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以为父皇是因为张天师的忤逆行为而迁怒张诗芮,要用软禁、冷遇和外部压力悄无声息地逼死这个什么都没做的可怜女人。他将对母亲的愧疚,投射在了与母亲的境遇高度类似张诗芮身上,并果断地行动了起来。
当得知父皇对张诗芮并无明显的杀意之后,他先是松了一口气,然后立刻建议,父皇把张诗芮放离北京。他认为,只要离开北京,张诗芮就能明白父皇的心思而不至于胡思乱想,并且脱离这个随时能收到负面消息的高压环境。这样一来,张诗芮就不会死了。
也就是说,朱由校一直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或者说揣测着张诗芮的情绪。至于张诗芮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不知道,也没想过。
“天师府被围的时候,张诗芮通过给张家送吃食的宦官,往宫里呈来了一个面圣的请求。这个请求多少银子来着?”朱常洛看向王安。
“二百两。”王安想了想回答道。
“朕没理她,也没把这二百两还给她。这是为了她好。而朕之所以不搭理她,是因为她面圣无非是请求朕放她爹一马。朕不会答应她,也就没理由见她。当面否了她,或者把钱还给她才是把她往死里逼。”朱常洛觉得自己还是很温柔的。
“张府解围之后,她上了那道疏。还是魏朝直接拿到宫里来的。”朱常洛想通了一个他此前从没费脑子细想过的点,于是轻笑一声道:“呵。也得亏是魏朝拿到宫里来的,否则这个脑子单纯得只有一根弦的女人连转圜的余地都丢了。”
“转圜的余地”朱由校的脸色有些变了。他开始意识到,张诗芮所面临的境况和母亲不一样,只是看起来像。
“张诗芮先去了道录司,道录司没搭理她。然后又去了礼部,当然礼部也没搭理她。她最后误打误撞地碰见了去礼部宣徐光启进宫的魏朝。魏朝出于好心,顺手把奏疏带到了宫里来。”朱常洛曾经问过一句,因此大致知道张诗芮上疏的过程。“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道录司和礼部都在事实上拉了张诗芮一把。奏疏要是呈到通政使司去,走内阁的流程,再到礼科那里绕一圈。恐怕南京还没动起来,北京就动起来了。”
“北京也和张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