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又借口自己手下没有懂汉字的人,将朝廷使臣带来的谕帖弃置一边。他这当然不是要拒绝朝廷的结盟邀约,而是要提高要价,向朝廷索取更多的财物。银子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借大明朝廷的退让,提高自己在察哈尔乃至喀尔喀诸部声望。
之后,林丹汗又指使其叔父脑毛大对明使称,“要自举兵杀奴,然事权在憨,恐难擅举。”翻译翻译,就是察哈尔部也看努尔哈赤不顺眼,但如果朝廷想要调动察哈尔部做特定的事情,就得加钱。
消息传到经略熊廷弼这里,熊廷弼认为在叶赫部被努尔哈赤整体吞并,辽东极度危急的情况下,林丹汗的重要性确实显著地提高了。于是奏请万历皇帝,请皇帝发帑金以充抚赏。万历皇帝同意了,将赏银提高到四万,但仍旧让户部来出这笔钱。
“那你为什么不跟袁大来直说你的想法?”杨涟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他微眯眼睛,开始思考起来。
“袁大来这个人哪里都好,就是书生气太重。”熊廷弼撇了撇嘴。“在这些弯弯绕绕的事情上,他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借这个机会骂他一骂。把他背上驮着的圣贤书给烧一烧,让他清醒清醒。当然烧不掉也无所谓,反正他说了不算。”
“这骂算是白挨了。”杨涟想通了什么,他突然瞪大眼睛,不咸不淡地笑了一声。“呵。”
“也不算白挨。算是提前预防。到时候吵起来也好说话。”熊廷弼撑着脑袋,迎上杨涟的眼神,说道。
“你果然是这么想的!”杨涟沉着脸道。
“不然呢?”熊廷弼回道:“我们驱杀了这些鞑靼流民,就会让大明失了道义。如果我们把他们圈起来给粮食,而他们却被努尔哈赤劫掠乃至掠杀了。那就是奴部失道,我们得道。所以就算袁大来不说施舍,孙伯雅不提外养,我也会在城外开厂施粥然后再用围子把他们圈起来。”
“你真是”杨涟叹了一口气。
“慈不掌兵。我就是这样一个恶人。”熊廷弼倒是很坦然。“我只要对得起皇上,对得起朝廷就可以了。”
“你把话说得这么白,就不怕我把事情捅出去?”杨涟凝视熊廷弼,脸上的肌肉因为表情过于凝重而有些抽搐。
“你不会这么做。我看人很准的。除了没打过仗,没杀过人。你本质上和我是一类人。”熊廷弼很自信地肯定道。
“呵呵呵呵.哈哈哈哈!”杨涟突然大笑起来。“对啊,我们是一类人。只要对得起皇上,对得起大明就可以了。”笑了一会儿之后,杨涟平静了下来,他全身松了劲,无意识间竟摆出了熊廷弼那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