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第四席秉笔与末位淘汰
刘若愚颤巍巍地站起身,用屁股去挨凳子沿儿,但他试了好几次都坐歪了。刘若愚紧张得气喘如牛,感觉自己的眼前正闪烁着斑斓的金光。就跟在地上蹲久了突然站起来似的。
入司礼监近侍班子可不是升职补缺那么简单,这是一步登天。他这种等级的宦官,如果真的被皇上选进司礼监,就类似于文官从礼科给事中一口气跳进内阁任东阁大学士。
除了皇帝的生母与嫡母,所有人看皇帝的时候都得抬头仰视。刘若愚得了坐,所以能以一个相对平缓的角度瞻仰天颜。在他的视角里,皇上就像是一尊威严的雕塑,除了偶尔眨两下眼睛,几乎一动不动。刘若愚明白,皇上这是在审视自己。他正了正身子,使自己看起来更加笔挺。
一段时间的沉默后,朱常洛开口说话了:“前几天,王安给朕出了一道题。朕还没有解。”朱常洛没有转移视线,而是保持着平稳的坐姿,挥动右手打开抽屉,从里边儿拿出一封王安亲手书写的提奏放到御案上,并问道:“司礼监正在清查空额与冗员,准备裁汰。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
“奴婢耳闻风声,但此前一直不知这些风听之事是否实在。”刘若愚回答道。
从东厂领着旨意在京城内外大肆抓人开始,皇城高墙之内就开始飘散各种各样的谣传与流言了。
不过,跟“东厂的酷刑”,“明天又有哪些太监将被抓走”,以及“东厂的番子们今天又抄没了多少银子”之类的话题比起来,“司礼监正在查账准备裁员”这样的事情并不十分引人注意。
毕竟还有传言说皇上要给所有人提高俸禄呢。这种话怎么能信,从太祖开国到现在,已经过了二百五十多年了,别说给内廷的奴婢们涨俸,外廷的朝臣不欠俸都算是皇上圣明了。
“耳闻风声也够了。拿给他。”朱常洛朝王安勾勾手指,又对刘若愚说道:“司礼监原本是打算以嘉靖十年的旧册为凭据。只要在职的工匠能追溯到簿册上的某一位记名工匠的头上,那他就能留在宫里继续当差。反之,不在册上的就离宫自己找饭辙。这也算是名正言顺,办起来阻力也小一些。”
“但匠人多不识文字,鲜有能说出自己的祖宗是谁的,就更别说证明了。王安把这件事情报到朕这里来。就是你手里拿着的那个东西。”朱常洛甩出一个响指,指向王安刚刚递到刘若愚手里的提奏。“但朕还没来得及拿主意。”
朱常洛用手托着下巴,眼神里审视的意味也更浓了些。“如果朕让你来拿这个主意,你会怎么做?你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