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孙承宗抵津
“原来如此。”骆思恭这么一解释,王安就想起来了。
他之所以会对“张学颜”这个人名有印象,是因为皇上最近一直在看嘉隆万改革时期的丈田记录和奏疏留档。而张学颜是万历大改革中被反复提及的一个人。
如此一来。张懋忠万历十七年举得武进士而一直不得用的原因就很好解释了。张学颜是“张党”,居正死,学颜屡遭劾,累疏乞休,十三年准致仕。之后,“张党”遭到彻底的清算,无论是兵部还是锦衣卫本部,都没人愿意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去推荐张懋忠这个张党的后裔。
“从年节到现在,张懋忠一直在京中四处活动,希望谋得一个差事。”张懋忠一进京就给骆府投了拜帖。但无论是骆思恭还是骆养性都没见他,就连他的“地方特产”也没收。“正好各房都要清理。街道房也不是什么特别紧要的衙门,我觉得可以让他试试。”骆思恭说道。
街道房是与东、西司房并立的锦衣卫三大独立房之一,因此也有自己的衙门和编制。不过,和负责缉事的东司房,以及负责捕盗的西司房不同,街道房的定位“军警宪特”沾不上一点儿边。街道房类似于一个市政机构,专门负责京城内外的街道修理和沟渠疏通。
由于职司相对普通,所以规格也相对较低。东、西司房的两位提督,能得到皇帝专门颁给的敕书和关防,因而其全称中包含“钦差”二字,比如西司房提督的全称就是,钦差提督西司房官旗巡捕管事锦衣卫管卫事,而提督街道房就没有“钦差”。直接就是,提督街道房官旗办事锦衣卫管卫事。
大明朝之所以让锦衣卫负责提督街道搞市政,是因为沟渠疏通这样的事情虽然琐杂,却难免发生纠纷。京师重地,处处是高官显爵。如果提督衙门的级别低了,而且没有特殊性,是根本没法子解决纠纷的。比如兵马司,他们的人手不少,常常被街道房借调去搞市政,但要是让这些个只有六品的下下衙门自个儿去和京师那些鼻孔朝天的高官显爵沟通,见不见得到另说,不让人家的家丁扇几个耳刮子都算是好的了。
但如果是锦衣卫上门就好说多了。官员们如果不愿意接受街道房的协调,那就直接把官司打到皇上那儿去。要是有人敢扇街道房的耳刮子,恐怕下回来的就是东司房,乃至北镇抚司的人了。
“让他试试也成。我记住他了。”王安举起茶盏,用盏盖拨开浮茶,茶水并不烫,但他也只是轻轻地抿了一口。“东司房的提督呢?就这么补正?”
茶气氤氲,骆思恭看不清王安的表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