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早已打定主意。“您老抬举了,那小子还没到火候。还得再历练历练。”
“那您觉得谁够火候了呀?”王安放下茶盏。
骆思恭立刻回答说:“我觉得东司房现任正千户刘承禧就挺好。海镇涛移掌南司的之前他就一直佐理东司房的庶务,很有能力。”
“他的父亲,也就是老卫帅刘守有,当年因为文忠太师的案子受到了小人的诬劾,不得不引咎辞归。去年圣上给文忠太师平反,我认为不妨大胆任用其子,以昭示圣上的决心与恩德。”
“您还真是会想。”王安意味深长地笑道:“可听说他最近挺活跃的呀。隔三差五地就往田尔耕那儿跑。”
骆思恭微微一笑,颇为宽容地说道:“鸿鹄有志嘛。一些小小的摩擦而已。要是因为这点儿小事情就大搞排挤,又怎么能对得起皇上的信用呢。”说到这儿,骆思恭还不忘恭维王安一下。“您老不也宽宏大量地,将崔提督容留在身边了吗。我可是一直以您为榜样呢。”
“哎哟!您这话真是动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了。”王安对骆思恭的好感又多了两分。
“事实在那儿摆着呢。”骆思恭看着王安,露出一个确定、肯定,毫不动摇的微笑。
“都是皇上圣仁。”王安遥拜紫禁。
半个时辰之后,王安觉得聊得也差不多了。就默默地在心里将骆思恭报出的人名儿盘了一遍。最后,他说道:“听得出来,您是用了心了。但您还得受累,做点儿麻烦事儿。”
“您吩咐就是。”骆思恭说道。
王安想了想,说道:“造一个详细的册子,这个册子上不仅要记录军官的籍贯、生年、履历,还要追溯。”
“追溯什么?”骆思恭问道。
王承恩排出三根手指,接着在空中摇了摇。“向上追溯三代,并及兄弟、子孙。履历、成就、婚姻都要有。弄完之后皇上会看,西厂会审。你得做仔细一点。放心。”
骆思恭眼皮一跳,他没想到宫里会查得这么细致。这样详细的调查,放在以前,只会出现在官员有重罪,不仅被抄家而且还要株连的时候。不过骆思恭半个字也没有多问,只应了一个是。
“没别的事儿了。”王安起身,主动朝骆思恭拱手辞别。“我得回去伺候皇上了。告辞。”
“我送您出去。”骆思恭亦起身。
“好啊。”走到门口,王安突然想起一个事儿,于是转头问道:“那个叫赵延庆的御史回复您了吗?”
“还没有。”骆思恭耸耸肩,略带讽意地说道:“到底是读书人,可能不屑于和我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