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砌砖是从八月之后才开始的。皇上践祚以来,不仅连着给辽东拨了好几笔钱,还让工部送了不少建材过来。听说这里边儿的好些东西本来是先帝准备用来修宫殿的.”张名世在此收住。“所以你知道了吧?”
“知道什么?”马祥麟疑道。
“嗐。”张名世伸出手,在门楼和城墙之间比画道:“直观,一眼可见。”说罢,张名世就不开腔了。
城楼里的熊廷弼听不见城墙下的小声议论,但张名世的猜测没错,他确实是故意等在这儿的。为的就是让宫里来的钦差能直观看见辽阳重建的成果。
多次输饷输粮之后,辽东欠饷缺粮的情况在短时间内基本被消灭了。但银子和粮食能用来供养和训练军队,却没办法用来砌墙。没有建材,银子再多没用。
熊廷弼比道听途说的张名世清楚得多。给西门及断墙砌砖的工程之所以能在泰昌元年之前就顺利完工,完全是因为皇上把包括修缮皇极殿在内的大型工程全给停了,并让司礼监和工部尽可能地把现有的人力、财力,以及内、外各库的建材投送给辽东。因为这批物资支援,整个辽东的防御得以再上一个台阶。
可以说,泰昌皇帝对他的支持,比万历皇帝给他支持还要大。万历皇帝只给政策,熊廷弼要东西,万历皇帝是下圣旨让外廷筹措,自个儿的小金库是一点儿不舍得用。可泰昌皇帝则是直接调内帑,停工程,但凡有点儿好东西上贡,也是第一时间就想到辽东。老熊是个实诚人,他觉得自己很有必要通过钦差让皇帝知道,自己拿了东西之后是办了事的。为了保证这场表演能在他选定的舞台上顺利进行,熊廷弼早早地就安排了一部建制齐全的骑兵前往迎接带路。
老熊还想让这个场面变得更隆重些,只不过被杨涟顶了一下之后,他原本设想的第二环,也就是让辽东总兵官李怀信亲出十里相迎的场面,就只能无奈取消掉了。
想到这儿,熊廷弼又侧过头睨了杨涟一眼。杨涟不明所以,就回了一个微笑。熊廷弼翻了个白眼,然后回正视线继续远眺。只见明媚的朝阳之下,一团渐起的烟尘正向着这边缓缓而来。
“钦差来了,我们下去迎接吧。”熊廷弼转过身,对诸文武诸官肃然说道。
“是!”诸将抱拳领命,默默地等待着跟在熊廷弼身后的袁、杨二人走到他们所有人的前面。
————————
辰时六刻,居排头领路的游击将军毛文龙,远远地看见了辽阳城西门新建的门楼。他扯缰掉头,来到位于队伍中央的马车旁,与之并行。钦差的队伍里有很多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