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呢?我们的工匠能仿造出西洋人进贡的那种大炮吗?”
“造不出来。”李佥书直接否定道:“工匠看了。说想要造那种炮必须要用更大的炉子和模具。沈阳城里的条件只能铸小炮。”
所谓的小炮,就是短身管,小口径的炮,这种炮的威力比鸟铳要大一些,但也大不到哪里去。像贺世贤这样魁梧的猛将甚至能把它拿起来手持发射。
辽阳的条件稍好,能铸造一些中口径的,贺世贤举不起来的炮,但产量也很堪忧。
前年辽阳神机火药库炸了之后,好多铳炮都被炸坏了,库存一下子销了大半。为了快速填补全辽各城各堡炮位的空缺,辽阳的生产力也多是放在小炮而非中炮上。
“好吧,我知道了。再去看看别处吧。”杨涟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他看见的事实都在反复地证明一个事情:辽镇尚无捣巢的实力。但京里的风向却越发偏向催战了。
————————
辽阳。经略行辕。
“你们怎么回事?”熊廷弼板着一张已经尽失圆润的熊脸,在他的面前垂首站着两个总兵官,那是两路南兵的主帅,陈策和戚金。
陈策和戚金是老相识了,当年抗倭援朝的时候,他俩就遥相合作过。
那时候,他们一个在刘铤手下,一个在陈璘手下。谈不上太多交情,更没有什么仇怨。现在陈璘病故,刘铤战死,两人也成了独当一面的主帅。但再是主帅也得在熊大经略的面前低着头,像小孩儿一样听训。即使在这三个人里面,熊廷弼的年岁最小,才六十出头。
“我说了多少次了。要约束部下,睦邻友好。是你们听不懂我的话,还是他们不听你们的?又打架,上回是他的人先动手打你的人,这回是你的人先动手打他的人,小孩子斗气呢?”熊廷弼先指戚金后指陈策,接着又反过来。
“还求战,求个屁!就你们这鸟样,成天打来打去,万一遇上点儿什么事情,你们怕是要隔岸观火咯?”熊廷弼吹胡子瞪眼的,完全没有个解元该有的样子。
“.”戚、陈二人不知道熊廷弼这是疑问还是设问,就没开腔,而是一直垂着头,不时点一点。
“木头呢。说话!”熊廷弼震声道。
“我们当然不会隔岸观火!”戚金让熊经略给震得一耸肩。
“你呢?”熊廷弼转头看向陈策。
“左堂,我觉得还是干脆让土浙分开驻扎,分开训练吧。这样眼不见心不烦,也就不会闹出矛盾生乱子了。”陈策小心翼翼地建议道。他觉得土浙合驻简直就是一个馊主意,好在没有南北合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