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上药烧灰存性,为末,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适量,调服。功能凉血止血,用于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咯血等。方中大蓟与诸药配伍,凉血止血之力更强,可使热清血止。
2. 大蓟饮子(《济生方》):大蓟根(洗)、犀角(镑)、升麻、桑白皮(炙)、蒲黄(炒)、杏仁(去皮、尖)、桔梗(去芦)、甘草(炙)各等分。上药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主治吐血、呕血。大蓟在此方中为主药,配合其他凉血止血、清热润肺之品,共奏止血之功,且对因热伤肺络所致的吐血、呕血效果更佳。
3. 大蓟散(《奇效良方》):大蓟根、白茅根、川归、犀角(镑)、牡丹皮、百草霜、蒲黄(炒)、嫩荷叶各等份。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藕汁一大酒杯,调服。若吐血不止,用鸡子清一个,磨好墨和服。可用于治疗九窍出血。方中以大蓟配伍多味止血药物,能针对多种原因导致的窍道出血起到止血作用,其凉血止血作用有助于热清血宁,从而使出血得止。
4. 大蓟根汤(《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鲜大蓟根 30 克,鸡蛋 1 - 2 个。将大蓟根洗净,与鸡蛋同煮,吃蛋喝汤。用于治疗鼻衄。大蓟根的凉血止血作用与鸡蛋的滋阴养血相结合,既能止血,又能兼顾因出血可能导致的阴血亏虚,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5. 大蓟鲜汁饮(《食疗本草学》):鲜大蓟 250 克。将大蓟洗净,捣烂取汁,加适量白糖,搅匀后饮用。每日 2 - 3 次。适用于血热尿血。大蓟鲜汁能充分发挥其凉血止血之效,且饮用方便,对于尿血较轻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白糖的加入可缓和大蓟的苦味,使其更易入口。
6. 大蓟蒲公英汤(经验方):大蓟 15 克,蒲公英 15 克。水煎服。可用于治疗热毒痈肿初起,局部红肿热痛。大蓟与蒲公英均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二者相伍,药力更强,能有效缓解痈肿初期的炎症反应,促使痈肿消散。
7. 大蓟外敷方(民间验方):鲜大蓟适量,捣烂外敷于痈疖疮疡处,每日换药 1 - 2 次。可使痈疖红肿减轻,疼痛缓解,加速疮疡愈合。其外用能直接作用于局部病灶,发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对于尚未破溃的痈疖效果较好。
8. 大蓟侧柏叶汤(《实用中医血液病学》):大蓟 10 克,侧柏叶 10 克,仙鹤草 15 克,白茅根 15 克。水煎服。用于血板减少性紫癜,属血热妄行者。方中诸药皆有止血之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