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空和非洲大陆上空进行。
飞艇飞到这些地方还需要不短的时间,王建昆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测试进行一系列的准备。
首先他到医疗中心那,利用地下的实验室制造出了一个500多人的新人类试验团队,他们的记忆包内有大量的航空航天资料和各种光学,雷达设备的操作资料。
其次他开始制造大型的太空信号收发器,将他们发往非洲和阿根廷这两个地方的地基,等大气层内飞行测试结束,进行真正的太空飞行的时候,就需要他们来承担一部分信号接收和发射工作,这两个基地也刚好处在不同的半球,跟印度洋上的海上起降平台刚好各承担三分之一的对空通信时间。
最后就是地面和低空飞行试验了,这部分将在缅北基地进行,主要是测试航天飞机在大气层内低空区域是否能正常起降。
在航天飞机出机库前,王建昆给这款航天飞机刷上了名字——启航号,这名字表示航天飞机即将开启新的征程,踏上探索太空的旅程,寓意着新的开始和无限的可能。
取好了名字后,王建昆和20多位新人类研究员来到跑道旁的控制室,准备操控航天飞机进行地面划跑测试。
“各人员准备,启航号开始第一次划跑测试。”王建昆用脑波头盔发布着无声的命令。
“收到。”脑海里传来一连串的回复。
“飞机各系统自检正常,可以启动发动机。”“发动机启动。”
“已启动,功率10%。”
此时3台发动机先是最下面的两台同时启动,然后是上面的那台启动,轰鸣声在跑道上回响,启航号在3台旋转爆震发动机的推动下向着前方不断的加速。
王建昆此时离开了控制室,驾驶着摩托车跟随着“启航号”往跑道前方飞奔,他跟随前进是为了收集它在地面的气动数据,这将用来完善飞控系统。
在过了跑道中段后,发动机逐个的被关闭,启航号开始缓缓减速,在距离跑道尽头5百多米处时停了下来。
“汇报各系统情况。”脑海里开始传来此次地面测试的总指令员的声音。
“发动机正常。”
“燃料供应和存储系统正常。”
……
一连串的都是正常的声音,代表着这架“启航号”在地面上滑行是没问题的。
不过保险起见,还有3次划跑测试需要完成,所以接下去的1个多小时,王建昆跟随着“启航号”在跑道上来来回回的跑,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供智子进行分析。
……
“报告总指挥,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