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号地面滑跑测试已经完成,各系统工作正常,符合设计要求,请指示。”
“燃料够不够进行下一项测试?”
“报告总指挥,下一项测试是测起飞,低空盘旋和降落,目前剩余的燃料足够完成两次实验了。”
“那就马上开始吧。”
“是。”
“各单位注意,科目二测试开始,请做好准备。”
于是航天研究所内各部门开始为起飞和降落做准备,同时也对这一区域进行空中管制,只允许王建昆的“雷鸟”号跟随“启航号”航天飞机飞行。
“报告总指挥,启航号已准备好,请指示。”
“起飞。”
王建昆在回复完后,也启动了“雷鸟”号,只落后前面的“启航号”200米。
他一边操控“雷鸟”号,一边用超能力记录着前方的“启航”号各主要部件的状态以及周边的气流。
“启航号”在地面滑跑了大概3千米,速度达到400公里每小时后,成功的抬起机头,脱离了机场跑道,飞向了天空。
看到这一幕,王建昆和各单位负责对测试的工作人员都非常高兴,在脑海中一起欢呼起来。
一般能够顺利起飞,代表着这架航天飞机的气动外形是满足大气层飞行的,不然起飞阶段就会出问题。
离开地面的“启航号”在地面人员的操控下,在距地面200米时改为平飞,然后保持在500公里左右的时速,先绕着跑道周围的绕圈飞行了2圈,然后逐步加大高度和提升速度,最后来到1千米左右的空中,速度保持在1千公里每小时,绕着基地上空又飞行了2圈。
期间“启航号”的发动机能够自如的加大动力和减小动力,翼面也能顺利的运动,让它能够在空中做一些普通的机动动作。
完成了1千米高度的低空测试后,接下去就要进行比较危险的降落测试了。
地面上的总指令员此时也开始不断的让人汇报“启航号”的多项数据,跟存储的模拟数据进行比对。
“报告总指挥,低空飞行测试完成,即接下来要进行降落测试了,请指示。”
“按照预定方案执行,我将在空中保持观测,遇到危险立即进入掩体。”
“收到。”
总指令员接到命令后,开始布置降落任务。
负责发动机动力控制的,负责舵面控制的两名操作手的脑机芯片开始疯狂运转,实时的根据回传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给出下一步的操作指示。
“启航号”在多位操作员的密切配合下,比较顺利的完成了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