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微米制程的芯片工厂。”
“这已经是国际上最主流的生产工艺,比去年台积电和三星投资的芯片工厂的工艺还要更进一步。”
佐野三木作为日立半导体事业部销售部负责人,对于行业内的动态自然是很关心。
这几年,动作最大的美利坚这个老对手就不用说了,德州仪器、英特尔等公司的一举一举,佐野三木都有安排人盯着。
而亚洲这边的情况也开始发生变化。
高丽的三星电子孤注一掷的加码半导体产业,大有想要超越东瀛企业的想法。
而台积电的出现,更是给芯片行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玩法。
这些都引起了佐野三木的高度关注。
本来岭南半导体这么一家华夏的半导体企业,是不知道日立半导体这边警惕的。
毕竟华夏的半导体技术水平跟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可是去年开始,岭南半导体横空出世,导入的新设备一下就把华夏的半导体生产工艺水平提高了一大截。
不过跟东瀛这边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
所以佐野三木也只是保持了关注,并没有特别的紧张。
现在过了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岭南半导体就开始考虑导入1.8微米制程的芯片设备,那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种现阶段国际主流的先进工艺,虽然已经有不少厂家掌握,但那些厂家都是国际主流的半导体巨头。
“岭南半导体的动作那么大?”
“他们去年才成立吧?”
“第一条生产线估计都还没有量产,就迫不及待的要导入新的工艺?”
小池太郎愣了一下,脑中快速的回想了一下跟岭南半导体相关的信息。
这家工厂的相关情况,之前佐野三木也跟他汇报过,他多少也有点印象。
毕竟是华夏工艺最先进的工厂,还是值得关注一下的。
只是他没想到那么快就又听到了岭南半导体的信息。
“是的,它们第一座工厂的设备,应该也是还在安装之中,没有正式的量产。”
“以华夏那技术水平,要完全让这一座工厂达到原本的工艺水平和良品率,至少也是需要一年的时间。”
“也就是在今年之内,岭南半导体都不足以形成3微米制程的工艺技术。”
“现在直接开始洽谈采购1.8微米制程的设备,这样子的激进做法,我觉得值得警惕。”
佐野三木从岭南半导体的身上看到了高丽三星电子的一些影子。
这种跟市场主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