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大明冷笑话
和朱载坖聊完了天之后,黄锦的心情就是舒畅。
每一次朱载坖都能说出一些让他觉得拍案叫绝的好点子和新思路出来,而这些好点子和新思路却恰恰都能挠在嘉靖皇帝的痒处。
所以每次黄锦奉嘉靖皇帝之命来跟朱载坖聊一些现在朝政的问题之时,他就总忍不住发散一些思路,多听听朱载坖的意见,这样也好让他回去跟嘉靖皇帝交差。
同时也能让他和朱载坖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
毕竟现在两人的关系在外面看来,那是心照不宣的商业合作伙伴;在自己看来那就是一起扛过枪一起上过战场的过命友谊,根本就不是一般的关系能比拟的。
而且不管是黄锦本人,还是朱载坖本人,两人也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黄锦的自知之明是清楚自己到底是谁的奴婢,该听谁的话,该维护谁的权威和利益。
朱载坖的自知之明是清楚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智力水平,对于那些超出自己能力承受范围之外的权力,他也绝不去想,也绝不伸手。
就这么安安分分的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并主动交代自己的“把柄”,坦诚自己的建议,让嘉靖皇帝放心。绝不搞那些团团伙伙,拉帮结派,阴谋颠覆的小动作。
所以两人的关系就显得格外纯粹。
非要说有点别的意味,那就是黄锦更看好裕王的未来,朱载坖更想通过黄锦向嘉靖皇帝表达自己的忠孝之心!
除此之外,两人之间也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更谈不上是同党同盟。
毕竟封建帝制发展到了如今这个阶段,不管是太子还是皇子亲王,都失去了汉唐时期可以招募幕僚臣属,单独开府理事,以及设有只听命于个人的禁军卫队的资格。
而且现在的大臣也都拎的很清楚,明白自己该向谁效忠。
所以有明一代,除了燕王朱棣这个王朝初建之时bug过多,导致亲王兵多威重,没有来得及修复的意外之外,剩下的二百多年里藩王造反就是一个笑话。
属于是谁反,谁就能笑死人的搞笑存在。
所以在大明朝朱棣以后的时期里,如果得到藩王造反的消息,去平叛藩王谋反的文臣武将心情比皇帝都要激动,这可都是天赐的经验大礼包啊,不白不要啊!
所以这也有了武德朝时一个冷笑话——宁王造反!
消息传到了京师不仅没人害怕,反而还把正德皇帝激动的不行,以为终于有乐子了。
结果好不容易说服了京中百官搞了一出御驾亲政的大戏,大军刚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