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大唐英歌》正式立项
“新电影的名字叫做《大唐英歌》?”艾森先生问道:“从片名上,大致可以看出,是一部发生在中国唐朝时期,讲述英雄故事的电影。”
林源点点头,这是典型的大佬取名法,信息量未必要给足,但是名字必须有逼格,引人遐想。
要是到了后世的互联网时代,拍成网络电影,恐怕电影名就要改成:
《家祖尉迟恭》,《大唐:我的老婆是军神》,《大唐边将,从上司想要谋害我开始》,《拒喝兵血,我要斩开朗朗乾坤路》……
这是一部背景设定在唐朝天宝初年的电影,彼时的大唐帝国刚刚在开元盛世中爬上顶峰,正在慢慢的腐朽走向衰败。
林源饰演的男主尉迟源,虽然出生于军功世家尉迟家,但是家祖传承到第七代,已经走下坡路很久了。
此时的尉迟源为边军一小将,因拒绝吃空饷喝兵血,被上司所记恨,想要借敌人之手害死他,就此拉开了电影的故事。
这是林源重生以来,第一次拍摄原创电影。
也不是他不想继续“借鉴”那些成功的电影,而是当他想要拍摄能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电影时,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样本。
在《卧虎藏龙》和《英雄》两部电影大获成功后,大量的国内导演,纷纷走上了拍摄中国古代背景题材商业大片的道路。
武侠,玄幻,历史……这些题材,他们几乎尝试了一遍。
造就出:《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无极》,《天地英雄》……等一系列电影。
但从票房角度来看,这些电影无一不是失败的。
在林源看来,这些电影的失败并不是奇怪,而是一种必然。
因为主创者陷入了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误区之中。
任何主创者都要先回答一个问题:“你这部电影到底是拍给谁看的?拍给老外看走国际市场,弘扬中国文化?还是拍给国人看,立足本国市场?”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做任何商品都需要研究用户画像,提炼用户需求。这样才不会弄出自以为很棒,但是受众一头雾水的自嗨之作。
在这个简单的问题面前,每个导演都选择了国际市场。
这也很正常,毕竟此时国内的电影市场规模还很小,承受不了商业大作的制作成本,因此必然要走向国际。
如果选择走国际市场,就要清楚老外喜欢的中国元素是什么?
林源生活在欧美这么多年,他很清楚老外喜欢的是中国古代绚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