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写道:“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由此可见,胡人酒肆的最大卖点是——胡姬。
口胡,说错了。
重来一遍,应该是葡萄美酒。
但不管怎么说,看着高鼻深目,皮肤白皙胡姬跳舞,喝着甘甜可口的葡萄酒,吃着异域风情的西域美食,综合起来都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而这种享受,只有在强大开放包容的大唐盛世,才能感受到。
见刘语菲确实对“醉霄楼”不感兴趣,林源也不是非要去那儿浪费钱。
于是两人走进这家胡人酒肆之中。
此时,位于摄像头后方的诺兰导演感慨道:“我一直很担心这场戏拍摄不顺利,没想到进展超出了我的想象。”
副导演感慨的说道:“是啊,这场戏的群众演员太难凑齐了,要不是我不合适,都准备自己上了。”两位导演说的群演,当然不是指饰演唐朝平民的国人群演,而是指饰演胡人的外国群演。
想要筹集这些群演可真不是件容易事,因为在诺兰导演的要求中:
波斯商人就必须找伊朗人来演,大食商人就必须找阿拉伯人来演,西域商人则必须是中亚那几个斯坦国的人。
这并不是诺兰导演太挑。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老外长得都一样,只要你找几个高鼻梁的来演这些西域胡商,都差别不大,反正看不出来。
可是《大唐英歌》是要全球上映的,中国观众看不出来,欧美观众可就不是这样了。
你要是找个德国人来演西域商人,英国人来演波斯人,那么欧美观众一眼就能看穿。
不少好莱坞的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在老外看来已经很标准了,可国内用户看来就是会觉得怪怪的。
因此,诺兰导演竭力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精益求精做到最好。
这段戏筹备这么久,就是因为胡商的群演,是真难找。
可是这个难题最终还是接解决了,靠的是——林源的号召力。
当《大唐英歌》剧组,以林源的名义,向在南粤市以及广粤省工作生活的外国人,发出招募群演的公告时。
大量满足条件的群演立刻出现了。
他们纷纷表示不需要演出费,只需要和林源合影签名。
于是,这个困扰诺兰导演许久的难题,就被这样解决了。
让诺兰导演不禁感叹,现在林源的人气和号召力,真的是无敌了!
总之,这段长安上元夜的戏很难拍,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