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蔡攸也是个聪明人,当他听出赵孝骞话里的含蓄提醒后,蔡攸立马重视起来,显然一经点拨,蔡攸也想到了背后的危机。
“多谢子安兄提醒,此恩愚弟记在心里,容后定报。”蔡攸朝赵孝骞长揖行礼,神色很凝重。
赵孝骞微笑地勾住他的肩:“你我情同兄弟,别动不动就说什么恩情,多么庸俗啊!”
蔡攸愈发感动,正要表达一下兄弟情深,谁知赵孝骞话锋一转,道:“如果把恩情折算成银钱,装进箱子送到我府上,就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令我眼前一亮了……”
蔡攸一呆,沉思片刻,果断决定忽略赵孝骞的这句话。
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不听之。
子曰得对!
话题转得很生硬,蔡攸望向院子里的烤架,上面的羊肉串滋滋冒油,香味扑鼻。
“子安兄为何突然在皇城司官署里烤羊肉?”
赵孝骞叹道:“因为羊肉有膻味儿……”
蔡攸又呆住,这是啥答案?
赵孝骞接着道:“有个喜欢吃又不懂吃的老家伙,非说羊肉带膻味才好吃,我不服气,今日烤的羊肉便带了膻味儿……”
蔡攸仍有些懵逼:“羊肉带不带膻味又如何?”
赵孝骞正色道:“我告诉他,羊肉带膻味,狗都不吃。……哎,肉熟了,火候正好。”
抓起一把烤好的羊肉递给蔡攸,赵孝骞发出热情的邀请。
“贤弟试试?”
蔡攸:“…………”
吃,还是不吃?
吃吧,自己狗都不如。
不吃吧,等于不给他面子,而这里是皇城司,他的地盘……
…………
政事堂。
章惇正埋头处置朝政,一桩桩繁琐且复杂的各地公务,令章惇犹感烦躁。
身为当朝宰相,领受恩禄的同时,也要承担宰相的责任。
尤其是如今这等时节,正是大肆打压旧党的时候。
可元祐年以后,汴京朝堂基本都是旧党一系,如今新党当政,想要把这些旧党清除出朝堂,是一桩非常浩大的工程。
罪名借口什么的不提,汴京城四品以上官员多达数千人,如此庞大的旧党派别,想要全部清除出去,可以想象多么困难。
而章惇其实比赵煦更急,他急着继承王安石的遗志,急着让天下人体会到变法带来的好处,也急着让朝堂的党争结束,从此朝堂只有一种声音。
没人愿意无休无止地争斗,章惇坐在这个位置上,无论拜相以来做了多少倒行逆施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