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他呢。
名垂竹帛,功标青史,不过如此而已。
皇甫嵩心心念念的身后名声,或许不能及他万一。
而在简单庆贺完毕之后,魏哲便派人随元俊发掘诸多藏书。
也幸亏他来得够快,若是在等上一年半载,这些藏书恐怕要损毁大半。
与此同时,魏哲亦派了一批人马将董卓所掘陵寝尽皆掩闭。
并宰太牢祭祀之,以安历代先帝在天之灵。
蔡邕观之心生感慨,当晚便作《邙山赋》,通篇六百余字,字字珠玑。
次日戏志才、氏仪等人读之,都忍不住怅然流涕,可见动人之深。
于是没过多久,《邙山赋》与邙山之战的消息便传遍洛阳周边。
豫州、兖州、冀州各郡县,都陆陆续续得知了这一消息。
一时间,天下震动!
……
是日,丹阳郡。
对于老家快马送来的书信,曹操本来没有太过在意。
但当看到魏哲旋门关大胜、一日破三关等事迹后,他顿时双目瞪的溜圆。
等看见魏哲邙山大胜、收服洛阳的字迹后,更是惊坐而起。
“这…这……”一时间,曹操竟然有些失语。
他既有些自得于没有看错人,但同时也对魏哲的能打感到震惊。
这才过去多久?
一群讨董联军在旁坐视,他竟然独自便收复了洛阳?
震惊了许久之后,曹操方才继续往下看去。
当看见其中还夹带着蔡邕的《邙山赋》时,他这才高兴起来。
因为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当年在洛阳时便常与蔡邕交流此道。
此刻见蔡邕有新作问世,自然想要一睹为快。
但见信中写道:
「惟初平之板荡兮,骤熛怒于天阊。彼董酋以胁帝兮,纵郁攸焚庙堂。观夫北邙形胜,伊洛奥壤,昔植嘉禾,今生恶莨。余陟崔嵬而吊废都,临逝川而怆怀,遂敷文墨以述悲惶。」
看到这里曹操忍不住抚须轻叹,似乎体会到了蔡邕当时的心情。
随后便见蔡邕又继续写道:
「若夫炎精失驭,九鼎将沉。太学槐焦孔壁,灵台表折紫宸。金狄泣露,铜驼卧榛。千门列炬,竟照幽冥之宴;万卷飞灰,翻作魑魅之磷。妇孺填壑,塞崤函之鸟道;冠盖委尘,黯河洛之星文。」
「时有左将军魏氏公威,提孤旅以叩关,扶残帜而北望。见园陵毁发,骸骨暴旷,乃洒血泪于蒿莱,瘗枯胔于黄壤。葺颓冢于邙阪,培新土重立云台气象。」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