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带头,进展肯定顺利得多了。
只见李适继续说道,
“最近城外得灾民什么情况。”
粱以章顿时苦着脸,
“十多万了,而且无时无刻都在增加。”
不过李适确是大喜,现在正需要人手,于是李适摆摆手让粱以章回去。
第二日李适便带着唐永安和工部的官员去考察永平府(今秦皇岛),这还是李适第一次出城,被数千余京营士兵团团保护着,看着大明的美好河山,不由诗兴大发。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见亲爱的李大人开始作诗,唐永安赶紧拍马屁,
“李大人这诗作得好,卑职真是敬佩不已。”
李适瞥了一眼满脸笑意的唐永安,不由说道,
“这诗好在哪里?”
唐永安当即卡壳,我武将好吧,根本不懂诗好吧。
“好就是好,卑职虽然是个武将,但是也被李大人这诗的磅礴大气所感染,久久不能自已。”
听得旁边工部的官员忍不住皱眉。
李适一眼就瞥到了工部官员的小动作,当即不悦的说道,
“你们几个好歹也是登科入仕,想必文学素养还不错,来评点一下本官的诗。”
几人顿时大惊,虽说是登科入仕,但是早就把知识还给了圣人。你要是问我们京城哪家的姑娘漂亮,我们肯定能给你说上三天三夜。
但是评点诗词,这个我们还真不会,但是就是觉得你的诗词就是不咋地。
几人支支吾吾,半响才说道,
“李大人这诗真好。”
李适顿时冷哼一声,
“你们几个傻鸟,什么都不会,就会消耗俸禄。要是这次的工程不给本官干好,全部打入诏狱,让锦衣卫好好招呼一下你们。”
几人顿时浑身颤抖,李大人不用玩这么大吧,我们就是混下日子。
只见李适继续说道,
“本官这诗逼格直追李杜,头两句写出了朝野臣民噤口不语死气沉沉的社会现实。”
“后两句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大明变得生机勃勃,而本官就是这样的先驱者。”
“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让本官都不由泪目。”
“本官都对自己佩服不已,居然有如此才情。等哪天不做官了,做一个诗人也不错。”
工部的几个官员顿时卧槽,李大人我们才疏学浅,你可不要骗我们啊,我们真没有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