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每週必须生出一百个不同设计。
二、 就算提早下课还是会在教室内做自己的事直到表定的下课时间。
三、 不翘课。
四、 有时效性的作业一定第一个缴交。
我不知道「奴」和「好」要怎么区分,好像从东方出来的人与生俱来就是具备「奴」这个特质。可能上帝在编「东方人(theorientals)」这支程式时就把「slavishness」这个函数也写进去了吧!我们始终勤奋,始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时会质疑自己的奴性到底是不是一个该被歌颂的特质,还是应该要适时地摆脱掉它。有时候觉得自己的人格好分裂。我当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每一学期一定要有一件让我自己感到满意的作品。当lois在第一堂课的一开始公佈这学期课程内容的细节时,我就已经知道哪一个project将会出现让我得以完成这个目标的作品。第二个project名为「twooppositionalforces」,是一个要求将两股不同力量相互整合搭配最终设计出一个完整系列的project。在lois公布这个题目时,我的心里马上浮现出这两股力量,「艺术」与「科学」。一颗受到岛屿最严谨科学教育的头脑在这个世纪是否够用一直是我反覆质问自己的问题。如果一直是用理性的角度看事情会不会到最后反而失去对这件事情最真实准确的判断。「科学」这个名词是不是有点被过度渲染了呢?现在回想起来,在我做这个project的同时正是我如火如荼在准备工程师面试的期间。我必须复习许多我在大学时期学过的科学知识,工程数学、电子学、半导体物理、脑神经学和机器人控制理论等……。有趣的是,当我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科学的时候,这些公式就不单单是冷冰冰的数字与符号了。我会开始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待它们。每一个公式的背后都是无数头脑的精华浓缩而成。而这些公式都是推动人类文明这个大机器向前进的小齿轮。而我是多么幸运能够参与其中,不敢说是贡献者但也是一个欣赏者。这也让我想到我所来自的岛屿就科技方面也是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总觉得少了什么。如果有一位本土画家能够用他的画笔去记录这个科技岛的科技发展歷程那会是多么动人的痕跡呀!用帆布去纪录晶圆在无尘室里运送的过程,用黄橙色的顏料去描绘黄光室里的光影变化。我想这些都是伟大的创作题材,都是记录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足跡。但为什么现在的东方画家还是在画着意境悠远的山水画呢?我想这正是「艺术」与「科学」的代沟。我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