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道菜?我们是不是就不再嘲笑用攽爮斝烹茶的妙玉「欲洁未曾洁,云空未必空」?「ikanpanggang」用的是幼黑喉,涂抹上自製辣酱用香蕉叶包裹去烤,旁边附上醋渍醃菜来中和。辣酱好味但和鱼肉有点隔阂,各自为政,惊喜度不高的一道。接下来送上一触感温润小瓮,其发想来自家中长辈为小孩准备的便当。茉莉香米和鸡翅用薑黄醃渍过,搭配小鱼乾、花生与叄巴酱。和前一道烤鱼一样印象不深,但颇喜欢这道菜的器皿。最后的主菜终于创造了另一波惊喜,牛小排软嫩多汁不消说,青龙辣椒酱汁反倒成为这道菜的核心。些微的刺激感和牛排相得益彰,不知主厨怎想到这好组合?通常吃完主菜早已肚满意足,但因菜餚份量精緻,这次就连甜点也不放弃吧!美禄恐龙(milodinosaur)是新加坡常见的日常饮料,因最后在冰块上撒上可可粉像恐龙的背脊而得名。甜点呈现的样貌基本上就是把这杯饮料打翻而已,令人想起义大利名厨马西默.博图拉(massimobottura)的着名甜点《oops!idroppedmylemontart》。由底层往上分别是加了跳跳糖的巧克力冰沙、巧克力冰淇淋、咖啡冻及巧克力腐皮。一向对巧克力没什么抗拒力,一扫而空。不得不说跳跳糖冰沙这发想真是富有童趣,和幼时记忆兜成一圈儿。主厨即便到了结尾还是这么注重完整性,丝毫不马乎。四样petitsfours一种一种分开呈现,分别是椰奶香蕉娘惹糕、马萨拉茶辣椒美乃滋棉花糖、摩摩喳喳亚答子白巧克力和薄荷柠檬捲饼。其中印象烙印最深的非棉花糖莫属。马萨拉为印度独有的一种香料,味道强烈而刺激。和辣椒美乃滋棉花糖一起入口,既甜又辣再加上类似中药的气味,这绝对是所谓的「后天养成的嗜好(anacquiredtaste)」,非人人能消受。一个套餐含甜点总共十六道,虽非道道令人倾倒却可感受到主事者想把一间餐厅经营好的决心,且风格路数早已和一大票同等级食肆划出明显区隔。忠于自己,活在当下,说来简单,何其不易。
有了在美国找工作的经验后,对于「投完履歷,没有回应」这件事早已能平心静气地面对。在一月的某一个晚上,我收到a所在公司的一封信。信中说:「我们要开始准备帮你抽今年的工作签证了。」看到这封信,我心想:「陈夫人果然是白担心了。『再抽一次』这件事是真的,我还没有被放生。」但把全部的筹码赌在一个需要靠运气的事情上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我还是得开始积极地在岛屿上找工作才行。从十一月投履歷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