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是百分百的国有企业,资本主要来自德意志和法兰西。
所以isar你也可以认为它是一家欧洲的国企。
从马库斯·布兰德尔潦草的打扮和白的头发就能看出,isar的日子不好过。
不好过才正常,有spacex和光甲航天这两头部玩家在,然后光甲航天还把可回收火箭技术输出给了法兰西的赛峰集团和阿美莉卡的蓝色起源。
要不是有德意志的输血,isar早完了。
不过哪怕德意志方面也不看好isar能翻盘,毕竟华国连太空常态化往返的空天飞机都弄出来了,你就算整出了可回收火箭又怎么样?和别人的时间差是十年,实际上要赶上说不定二十年都不够。
在这样的悲观预期下,亚历山大·格斯特作为dlr的代表来找马库斯谈,想问问他是否想换个工作环境,作为德意志的代表,去华国航天类企业工作,然后华国的管理层来慕尼黑管理isar。
布鲁塞尔议会的议员们在围绕科研是否要保密展开争论,全欧洲的媒体们在围绕是否和华国走的太近而展开连番论战,这些都不影响欧洲航天局要推进和华国在航天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或者欧洲航天局不干这事,德意志航天航空中心(dlr)都会做。
毕竟赛季集团靠着和华国的交易,每年创造的营收超20亿欧元,这可都是欧洲航天局给他们的订单。
带动的上下游科研和产业效益巨大。
加上法兰西在光甲号上的原始股投资,和华国合作的好处摆在这,德意志方面又怎么会不想吃这块蛋糕呢?
“我原则上愿意去华国工作,只是我不太相信华国人真的能够帮助isar真正活下来,除非来的人是莱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