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此前所率队伍,只有四千多人,奔驰不过两,布置起来较为简单。
眼前这一万多饶军队要在雪山、草原之间行进数日,还要面临随时发生的灾与战争,安排、布置就都颇费周折。
唐军行军、下营、步阵、作战时,都分成军、营、队、火几级。一火为十人,通常由互相熟悉的同乡、亲友组成,一起吃饭、睡觉,头目称为火长,要负责一火十饶厨膳、饭食、养病、衣资、樵采。
五火共五十人,可以组成一队。每队设置一个队长,负责在前方督战。另有一个旗头,战斗时执旗帜站在队长身后,左、右两名傔旗站在旗头两侧。队副站在后方,同样负有督战之责。如果列阵作战,正好每队组成一个方阵。
二十队共一千人,可以组成一营。每营设有一名营主,由行军总管担任,负责行军与作战。行军总管之下还有子总管以及押官,负责一个营五百人。每营都设有司兵、司骑、司擘司仓,分别管理兵员、马匹、甲擘粮草。
唐制有七军,其中中军由被称为行军大总管的统帅亲自率领,至少有四千人。另有左、右虞侯军,左、右军,前、后军,通常由两至三营组成,各两千人,全部听大总管指挥。
此次进军千泉,裴行俭任行军大总管,在他以下,各折冲都尉、果毅都尉任行军总管。
七军当中,左、右虞候军作为全军警戒部队,各六百人。
其中右虞候军是行军时走在最前方的队伍,裴行俭要最熟悉安西、经验最丰富的何藏空任统帅。为了避免这胡将语言不通,消息传递出现差误,裴行俭令张团儿、穆春圭等人都去这支警戒部队郑
接下去是右军,共有两千人,高韦德以为这肯定是他的队伍,可裴行俭却坚持要亲自率领。高韦德不禁问:“吏部不在中军,却在队伍之首,万一遇上危险怎么办?”
行军时,裴行俭是特意走在前面,以便最快地应对前方危机,想到可能遇上的困境,他竟有些兴致勃勃,:“这无妨,有危险可当即处置。”
与裴行俭同在右军的,还有担任行军管记的骆宾王。
行军管记这个职位,是行军大总管的军司幕僚之一。唐人习惯将行军大总管的总管府称为军司,军司中设置了各种僚职,辅佐行军大总管。这些僚职包括最重要的行军长史,掌领兵、仓、骑、胄四曹,参议谋画,是诸僚之首,相当于副帅。此次行军,王方翼不仅担任行军总管,还兼摄行军长史。
行军长史的副贰被称为行军司马,由阴海兼任。他主要负责戎政,在行军作战时,申战守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