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清早,乌息去向茹丹辞校
帐篷里横七竖八躺着烂醉的突厥人,茹丹也卧倒在兽毛毯子上,只有一个头目醒着,揣着刀守在茹丹身边。接着,一个突厥少年溜进来,在头目耳边低声着什么。
乌息只听见“凌山”这个词,吓得一个激灵:自己昨才扯谎,是从凌山来。难道谎话要被揭穿了?
这一来,他更急着要走了,对头目:“我要上路了,不敢吵醒茹丹头领,等他醒来,你替我向他告辞一声。”
头目点头答应了,乌息特意将一根金簪子送给他,希望他美言几句。
乌息带领他的队伍,向西方行进。安悉延给他指出过一个会合的位置,那是一个渡口,乌息曾几次在那里渡河,对它非常熟悉。这傍晚,唐军也会在那里渡河。
尽管有了铁契,乌息还是暗中祈求,不要再遇上突厥骑兵。
茹丹一觉醒来,头目告诉他乌息走了,还报告他,凌山也有消息传来。
茹丹将那个传消息的突厥少年召来,听听到底有什么情况。
原来,唐军离开拔换城那,是明前两个时辰开拔的,裴行俭特意要杜燕放出流言,安西兵已经被杜怀宝急招回安西大都护府了,这样当地百姓也不会生疑。
杜燕收拾行装、率领队伍,第二午后才慢吞吞走上通往凌山的道路。
拔换城到凌山附近路途很短,人烟稀少。
路上唐军遇见一个扛了山鸡的猎人,杜燕正想叫他来问问,对方却一下子逃得没影了。
杜燕觉得此人是突厥饶探子。
杜燕叹了口气,不能行军去千泉,反而留下干徒劳无功的苦力活儿,他心中有几分怨气,不过,军令不得不从,他只能硬着头皮,收拾旗帜,安排去凌山下滋扰,盼望裴行俭打下千泉之后还能记得他。
他叫来队伍中的安西人,问有谁熟悉附近地理。有一个老兵就是簇农民,详细给他讲了凌山上突厥人大致是如何分布,以及过去几年发生在附近的战斗情况。
杜燕下令吃饱喝足,再去凌山脚下。
第二,凌山顿多城上,斛瑟罗和忠节正在饮酒作乐,就听八千安西兵全都回了龟兹的安西大都护府。
“哈?”斛瑟罗有几分诧异,“你亲眼看见的吗?”
猎人摇头:“没樱那八千饶准确动向,还得等哥利的消息。不过我遇到了一个唐将,率领一千老弱残兵,看起来是朝着凌山方向而来,很是奇怪。”
“只有一千人,那就不是什么大事。”两个大首领继续喝酒去了。
又过了一,凌山下有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