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起步三双鞋,一双代步,两双训练,至于比赛,那有专门的球鞋。
这个,篮球手分得很清楚,就跟女人化妆一样,贼严谨。
“那时候,我都是六点前到学校,趁早操还有四十分钟,就去球场上投篮训练。”陈放回忆了下,一转眼,两年了,印象里睡懒觉就那么几次。
提上已经在昨天就收纳好的背包,陈放出了门。
他从车库把自己的大切开出来,段冉坐在副驾驶,摄像师在后座,另外的人,开车在后面跟。
大街空荡荡,几乎没有看不到汽车。
“这让我想起了科比。”段冉有了联想。
“哈哈,比不了,他可以一直这样,而我,才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但目的没成之前,都要坚持。”
也许是纪录片,陈放有心多说些话:“其实在我看来,很少有人会以苦为乐,大都是因为有所求,故有所持。”
“我挺想睡个懒觉的。”说完,陈放对着镜头笑了下。
接着,陈放聊起他曾经的队友塔图姆,说他以科比为榜样,每天都坚持五点半就到学校球馆,当他第一次去球馆,看到塔图姆,两个人都愣了的趣事。
“他一定会成功,他是我见过最自律的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科比把他球场上的表现,辐射到场下,其实不用谈他影响了多少中国喜欢的少年,仅仅在美国,就有无数高中生,以他来自律自己。”
听着陈放边开车边说话,段冉有种很奇怪的错觉,仿佛旁边的年轻人很大人,他的口吻总让人觉得很有道理,想去信服。
说话有逻辑,谈吐有风度,表情自然,这一切让才18岁的陈放,有种很成熟的气质。
汽车开进了校园,在之前,采访团队已经申请了报备,陈放也打了申请,校方给予了采访小组,一天通行校内的资格。
在训练馆外的停车场把车停好,陈放带着大家往球馆走。
陈放大概介绍了下南加大的软硬件,并解释这些的作用效果,这也是回馈学校支持应该的举止,进了球场,陈放开始换衣服。
“热身很重要,两个方面。”
“一,它能极大避免伤病,二,它能提高训练效果。”“不应该把热身和训练分开,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段冉很意外,他没想的,陈放会说得很详细,他一下就想到上次的谈话。
看来他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确实有所思虑。
陈放已经换好了衣服,这时候,进来了三个人,陈放招手让他们过来,并介绍:“这是我的陪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